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再创奇迹!雪豹幼崽凌小芒成功救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08:53:00    

图片由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提供

2025年继凌小蛰之后,又一只雪豹幼崽获得成功救护!

今年6月4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植物园/西宁野生动物园)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成功救护一只雄性雪豹幼崽。按照救护中心的命名习惯,这只幼崽被取名为“凌小芒”。

◆ 接力救护 跨越多地的生命救援

今年6月2日晚,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一位牧民意外发现了一只被大雪掩盖的雪豹幼崽。出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这位牧民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久治县自然资源与林业草原局和久治县森林警察大队。两部门迅速响应,于20时52分赶到现场,对雪豹幼崽实施收容救护。当时,这只幼崽处于昏迷状态,身体极度虚弱,对人应激性不强,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疑似因长时间未进食,体能严重透支,生命垂危。

6月3日,当地救护人员针对雪豹幼崽严重脱水和营养不良的状况进行了营养供给。鉴于救护难度较大,他们联系了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在准备好必要的救护设备、器械和药品后,6月4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救护人员抵达现场,连夜对这只雪豹幼崽进行现场救治。

由于当地救护条件有限,为更好地进行检查和治疗,6月5日,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将这只雪豹幼崽带回西宁,并随即展开全面检查,采血化验、传染病检测等一系列检查工作有序进行。巧合的是,当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这只小雪豹因此被命名为“凌小芒”。

◆ 检查诊断 揭示幼崽的健康状况

检查结果显示,凌小芒为雄性,体长74厘米,尾长65厘米,体重仅11千克,远低于正常雪豹幼崽的水平。青海雪豹通常在5月份前后出生,一岁时体重应达到22.5千克左右,而凌小芒的体重不足正常水平的一半。同时,它的乳齿更换尚未完成,推测其可能出生较晚,大约是一只9月龄的个体。

此外,凌小芒的面颊鼻部有2厘米的外伤,且已感染化脓。由于长期饥饿,它无法站立走动,存在营养不良、体质消瘦、中度脱水以及重度炎症等问题。

◆ 治疗护理 精心呵护促恢复

检查结束后,救护中心为凌小芒制定了以保温、营养支持、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抗菌消炎为主的治疗方案,并积极开展局部外伤处理。日常喂养中,工作人员为其提供新鲜肉类以及少量动物内脏,为促进消化吸收,还在喂食的肉块中添加了益生菌和猫处方罐头。

经过5天的悉心照料,凌小芒的炎症指标有所降低,状态明显好转,逐步恢复了自主进食和行走能力。6月10日,救护中心为其进行了体内外驱虫。7月3日,它接种了第一针猫三联疫苗,7月24日,接种了第二针疫苗。

◆ 隔离康复 逐步适应新环境

6月10日,凌小芒被转移至救护中心的隔离康复场。该场地配备了必要的保暖设施和舒适的休息区域,为其提供了一个安静安全且有利于康复的空间。

7月6日,凌小芒的体重达到12.65千克(25.3斤);7月24日,体重增至15.8千克(31.6斤)。随着身体的恢复,它的日常活动量逐渐增加,在搭建的跳台上展现出跳跃与攀爬墙面等活动行为。7月5日,工作人员饲喂活体鸽子时,它已能够自行捕捉并采食。

◆ 后续计划 助力幼崽健康成长

8月初,凌小芒对隔离康复场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破坏性。8月12日上午,救护中心将其转移至雪豹馆,此时其体重已增长至17.2千克(34.4斤),与救护之初相比,体重增加了56.36%,但仍较同年龄幼崽发育迟缓。

今后,凌小芒将与此前救护的雪豹幼崽凌小蛰轮流使用雪豹馆活动场。工作人员将利用活动场240平方米的空间和复杂的环境,帮助其恢复运动能力,促进其发育,争取让它达到正常体型。

另据了解,在发现凌小芒的次日,即6月3日晚间,当地牧民在大约10公里外发现一只垂死的成年雌性雪豹。久治县自然资源与林业草原局会同县公安局森警大队连夜冒雪进行救护,但由于其病情危重,于当夜抢救无效死亡。后经证实,这只成年雌性雪豹正是凌小芒的母亲。此后,当地组织人员在附近进行巡视,未发现其他雪豹幼崽。

(记者 师晓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