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厂房如何“长”出新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08:13:00    

云汀汇统一规划出时尚创意区、智慧办公区、云仓展储区等功能板块。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摄

半年前,这里还是一栋栋老旧厂房,如今已蝶变为云汀汇时尚创意园区。在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庆丰联社,老仓库、老厂房正经历着从夕阳产业到朝阳经济的蝶变。

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之为。2025年是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广州全市近70%的面积为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农村,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空间集约利用,是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题中之义。

向改革要活力,向存量要增量。石井街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在白云区率先探索实施“园区整体打包租赁”模式,将15处老旧厂房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资产包,公开招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携手福建长汀,打造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新品发布及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时尚产业园区——云汀汇,有效解决了企业“难规划、有意投、不敢投”的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改革破题

从“散”到“聚”的突围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广州那些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厂房,面临着业态传统、低能低效、产能落后等问题,年轻人口流出、村民租金减少、商业衰败等问题逐渐浮现。

“工厂搬走了,现状是比较低价值的仓储物流,空置率也在上升。”石井街庆丰联社党委书记、社长苏广谋说道。

石井街决定“动大手术”,通过“党建+集体经济”模式,打破传统分散出租的模式,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石井街党工委书记张振介绍:“为研究解决村级集体物业‘四上’企业流失、经济效能低等问题,石井街出台了《石井街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指导意见》,探索全区首例园区整体打包交易方案,将15处集体资产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资产包,公开招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

如今,连片的老厂房将被统一规划为时尚创意区、智慧办公区、云仓展储区等功能板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空间。

苏广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老厂房打包出让后,中标方需按每平方米1500元的标准进行翻新改造,项目一期约10万平方米,仅此一项投入就达1.5亿元。此外,道路和空地的改造投入分别为每平方米300元和500元,总计约0.5亿元。项目一期的总投入约为2亿元。

初期投入大,长期收益更为可观。中标方国大集团与联社签订了为期20年的租赁合同,每月支付每平方米23元的租金,整个园区(包括空地)的月租金约为230万元。

对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邵任薇教授指出:“庆丰联社在党建引领下同时实现了组织振兴和产业振兴,是建设‘百千万工程’的有益实践。”

在石井街,云汀汇园区的改造升级不是个例。去年,石井街已引导辖内市场方投入近10亿元升级改造专业批发市场,新增兆丰壹号服装创意社区、云汀汇等时尚之都标杆项目。“今年内,石井街将对辖内的21个专业批发市场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以实现差异化发展。”张振表示。

三重焕新

年轻群体回流,新兴业态涌现

老旧厂房的升级,带来的不只是空间的焕新,更是产业的更迭。

简约(云汀店)是第一批入驻云汀汇的商户,店面设计简洁大方,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不同于传统的服装专业市场,云汀汇更像是综合性商城,有购物也有精品餐饮,既做批发也鼓励零售,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流,为店铺带来更多的顾客。”店主谈道。

云汀汇园区的更新改造将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提升缤纷河涌岸线1公里、新增1个党群服务中心、改造3处停车场、打造3个党建口袋公园等,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方面提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流,烟火气越来越浓,村容村貌也会焕然一新。这是利村利民的好事!”苏广谋说。

埃伦诺拉国际鞋业有限公司落户石井已23年,为配合云汀汇的建设,公司与中标方国大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总部办公楼整体保留并启动外立面升级。

“老旧厂房改造升级是大势所趋,广州时尚之都建设启动后,整个石井地区的时尚产业都在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级,相信企业携手云汀汇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公司负责人李树安表示。

为推动园区数字化变革,云汀汇将引入3D打版、柔性制造等智能化生产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销售手段,形成“快速反应市场—精准设计—高效生产—全域销售”的闭环生态,全面提升时尚产业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记者调研发现,云汀汇的成功改造,至少实现了三重焕新。一是园区升级带来的环境焕新,增设设计展示中心、品牌孵化空间建设,增强了企业品牌的专业度和吸引力。二是业态升级带来的产业焕新,吸引更多高附加值产业入驻,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整体经济活力。三是人才和企业带来的消费焕新,年轻人和创业者的涌入,将为石井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广州时尚之都的核心区,如今的石井商圈,已发展为“全国最大服装现货市场”,聚集了25个服装皮具专业市场,从业人员近2万人,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