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太平角是个什么“角”?很多老青岛人都不知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0:11:00    

从长满野绿豆的荒凉地,到红瓦绿树交织的历史文化空间,再到霸屏的“夜晚氛围感之王”——这是青岛太平角的时光故事。

如今的太平角,成了年轻人跨越山海奔赴的浪漫坐标,他们在晨光与暮色里打卡驻足,把心愿写进咸湿的海风里,沉醉于这场“24小时不打烊的浪漫”。

这也难怪,数十年前,沈从文、苏雪林等文人墨客便在此“沦陷”,深情地称之为“水晶之海”“光明之域”。

太平角究竟是个怎样的“角”?它的魅力,又藏在哪些不为人知的时光褶皱里?

一个承载着美好祝福的“岬角”


“岁月太平,海角浪漫!”这是很多人打卡时,一边比心一边高喊的“口号”。那么,你知道“太平角”名字的由来吗?

“角”指的是岬角。海洋地质学家说,海岸最初均为岩石构成,海水亿万年冲刷侵蚀,致使海岸脆弱的部分变为海湾和沙滩,坚强的部分则依旧挺立,形成了岬角。

太平角的“角”,东、南、西三面临海,海拔18.3米,环绕一周约2.5公里,被称为“青岛80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秀丽的海岬”。

三面临海的秀美岬角 赵健鹏 摄

“太平”二字是对城市的祝福。在清代同治年间《即墨县村庄图》上,太平角标注为菉(绿)豆岛。据说,当时上面遍布野绿豆。

上世纪初,这一带逐步修建起休闲别墅以及其他工程。1923年,为祈愿和平,这里被改名太平角,附近还有太平湾、太平山等。

太平角与西面不远处的汇泉角一起,将太平湾拥入怀中。“青岛十景”中的“会崎松月”,指的就是太平湾的景色。

在太平角得名的同时,这一区域还规划了12条马路。横向为湛山一路至五路,纵向是太平角一路至六路,外加一条短短斜斜的湛山路。

这一格局大致沿用至今。所以,广义上的太平角,并非单纯指那个岬角,而是附近的区域,占地约1.95平方公里。

这里还坐拥第三海水浴场的金色沙滩,有嶙峋的礁石海岸与茂密的滨海植被。每一处景致都自带滤镜,随手一拍就是“朋友圈爆款”。

游客在太平角欢乐留影 韩星 摄

太平角和八大关像一对孪生姐妹,都有众多历史建筑,很多青岛本地人也难以准确区分。

其实,整体来看,太平角和八大关是太平湾畔的两片区域。从时间上说,太平角开发早于八大关。从位置上说,太平角在东,八大关在西,太平角一路将二者分隔开来。

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多棱角”


“从‘深沉文艺范’到‘潮流都市感’一网打尽”“逛一逛太平角,才发现爱情是多么甜”……各种“浪漫玩转太平角”的攻略在网上刷屏。

“穿越古今的文艺角”。

太平角留下了诸多大师的足迹。

沈从文在青岛任教时,喜欢来这里散步,还带着巴金一起来玩。茅盾、孙犁等也深爱这里。在太平角一路23号的小楼上,郭沫若鉴定出崂山华严寺所藏的两部《册府元龟》为海内孤本。

郭沫若书房旧址 图源:万博汇

作为青岛百余年来的“历史切片”,太平角沉淀着多元文化的印记。众多欧陆风情的老建筑分布于此,每一栋都承载着一段岁月,穿行其间,你会感觉每一步都踩着故事。

建筑风格也多姿多彩,造型别致,形成了独特的美学。在青岛,几乎所有学美术的人都要来太平角写生。

现在,这里的艺术氛围更浓郁。人们可以在老建筑里“遇见梵高”,也可欣赏“莫奈花园”,还有众多本土新锐艺术家发布作品,让人大呼惊艳。

“见证爱情的甜蜜角”。

近年来,太平角逐渐成为爱情的代名词,与浪漫绑定在一起。沿海步道是情侣们的散步首选,夕阳下牵手的剪影、礁石上求婚成功的喜悦,让这里飘荡着甜蜜的气息。

这里也是拍婚纱照的热门地点。不少人在网上留言:“长镜头下去,有‘一个排’的人在拍婚纱照”“看得我都想结婚了”……

“活力涌动的青春角”。

在太平角,山、海和城市无缝衔接,“稀缺性”“沉浸感”和“情感共鸣”交织在一起。置身于此,一种“人在风景里”的松弛感油然而生。

晚上七点半,灯光秀璀璨上演。三浴沙滩上,人头攒动,不少年轻人忙着拍照打卡,有情侣大声立下誓言,有人踩着浪花欢笑,有人大方地直播歌唱……

沙滩像被按下了欢快的开关,所有热闹与温柔,都在这场灯光盛宴的映照下,酿成了独属于太平角的鲜活与浪漫。

灯光秀亮起来,三浴成为欢乐的海洋 图源:抖音博主@Muzixin123456

何以成为四季常青的“旺角”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只闻太平角之名,却鲜少深入走进这里。短短数载,这片曾寂然无声的海角突然热闹起来,它经历了什么?

“神秘建筑”开门纳客。

太平角“天生丽质”,但过去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部分历史建筑“铁将军”把门,充满神秘感,游客“可望而不可即”。

自2017年起,太平角区域正式启动历史建筑开放,至今已有20余栋打开大门。

青岛太平湾万博文化传媒中心总经理王开生是亲历者和见证者,他说,项目启动8年来,在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前提下,导入旅宿、餐饮、婚庆等十几种新业态,请市民游客进来。这种“新旧共生”的气质,产生了巨大魅力。老建筑活了,太平角也火了。

太平角的音乐会带来大量人气 图源:The Sablon

这些新业态还让太平角逐渐摆脱“自然景观依赖”,形成“全季吸引力”。

比如,这里夏天举行精酿啤酒节,秋冬季则有爵士乐音乐节;T18咖啡馆的庭院婚礼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受热捧,春花、夏风、秋叶、冬雪都是别致的风景。

风景名胜进阶“城市地标”。

太平角不只是游客聚集的景区,也成为市民休闲的“城市会客厅”,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焕新后的太平角公园既保留了原生态林地,也融入中西合璧的巧思,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太平角还向文化地标进化。这里的院落中经常举行艺术、文创等露天市集以及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几天前,“诗意琴岛”音乐诗会刚在太平角18号艺术中心举办,诗歌、音乐、庭院、草坪、海风,分外动人。

“诗意琴岛”音乐诗会现场 李爽 摄

海角故事开启“惊喜盲盒”。

太平角宝贵之处还在于一种“不迎合,却懂你”的气质。这里极少刻意设置网红打卡点,但人们总能在旅途中发现惊喜。

这里的一些打卡地最初正是由网友发掘,而后才在社交平台上悄然走红的。比如,太平角一路17号德国啤酒坊附近的木栈楼梯,被称为“最美看海机位”;从岬角向三浴的拐角处,可以拍出“青岛小曼哈顿”……

尊重自然的本真,珍视历史的厚重,也理解人的情感需求。也许这就是太平角让人“来了还想再来”的密码。

石在吟唱,浪在雕刻,风在书写新的编年史。让我们相约7月的太平角,在岁月静好中与浪漫不期而遇。

文字:学义 陈乐

来源|青岛宣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