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
本届数博会特别设置了数智领航、数智基建、数智服务、数智应用、数智创新、数智体验等六个主题展馆,展示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充分诠释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的关系和发展前景。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有助于拓展新经济新赛道。一方面,大数据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燃料”与“土壤”,让生产资料实现从“有限”到“无限”的跨越;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大数据的引擎,充分释放其多维价值。
谁抢占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制高点,谁就能够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今天,在大数据支撑下,人工智能技术已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的应用,而是开启了跨行业、跨界的整合资源的进程,形成从技术研发、数据采集到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的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深入到产业、消费、民生、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
譬如,在科研领域,AI技术加速了药物研发、材料合成的进程,原本需要数年的实验周期,借助数据模拟与算法优化,可缩短至数月甚至数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有机融合转化模式,正是新质生产力效率变革的核心要义,让生产活动和社会治理可以突破人力、时间的限制,不断实现质的飞跃。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前沿科技吸引群众围观)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我国到2035年前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路线图。从重点领域突破到形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再到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这份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未来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我国不仅有超大规模市场和超大经济体量,还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完备的产业体系,这些都为推动大模型、智能体、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和广阔应用场景。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将让我国产业体系更完善,让创新引力更强劲,让生产模式更先进。可以想见,未来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新就业岗位将不断涌现。
数据创造价值,智能驱动未来。“互联网+”催生数字经济,大数据深度链接“人工智能+”,新经济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将不断拓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智能经济的影响力量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