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立秋之后这三种水果最好别吃,越吃湿气越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4:08:00    

立秋后的养生要点,其一是由“春夏养阳”逐渐向“秋冬养阴”转变,我们的身体随着季节的转换,已然悄悄地在变。

其二就是要预防湿气侵袭,《黄帝内经》里有一句:“秋伤于湿,冬必咳嗽”。所以立秋后也要好好地祛湿。

『这3种水果最生湿气,千万少吃』

很多人以为湿气只和吹空调、吃冷饮雪糕相关,你不知道的是:一些水果看似美味,助长湿气来可是一把好手!大家千万要少碰。

01

芒果

芒果是大家认知里的湿热水果,吃多易上火。

有的人吃完皮肤瘙痒、起疹子,正应验了《开宝本草》说的:“芒果,动风气,天行病后及饱食后俱不可食之。”

“动风气”,也就是发物,如果本身正气不足、体内病邪强盛,吃动风的发物,会诱使病邪四处走窜。

有的人吃完口腔溃疡、长痘生疮、湿疹、水泡、嗓子疼、嘴里黏腻、舌苔厚腻......这些身体表现,是在告诉你:吃多了湿热重。

芒果是热带水果,而且含糖量高,《黄帝内经》讲:「甘者令人中满」,甜生湿,吃太多脾胃湿气重,热量过多,中焦脾胃就满了,动不起来,于是湿和热勾结在一起,就成了难缠的湿热。

除了芒果,榴莲、菠萝蜜、荔枝、樱桃等,具有浓郁的香味和丰富果肉的水果,都身怀湿热,体质偏热的、脾虚的人最好少吃!

02

冰西瓜

秋不食瓜。瓜,是指西瓜。西瓜是夏天的水果,立秋后大量吃西瓜,很伤脾。

尤其是冰镇的西瓜,虽然会带来一时的快感,但它会增加寒气,影响脾胃功能,吃得越多湿气越重。

中医怎么看西瓜呢?

西瓜的水分充足,味甘、性寒,入心、肝、肺经,能清热解暑、除烦解渴、通利小便,还被誉为“天然白虎汤”。

当你感到口干口渴、暑热难熬的时候,一口清凉甜润的西瓜吃进去,身心都舒爽了。

但也正是西瓜水分多、性偏寒的特性,让西瓜成为了“湿气之王”。

中医在介绍西瓜的时候,后面多会附上一句“多食能积寒助湿,凡中寒湿盛者慎用。”

同理,寒性的火龙果、猕猴桃等都要少吃,控制量哦。

03

西梅

近几年流行起来一种“通便神器”,就是西梅。很多人想减肥,就是通过喝西梅汁来通便排毒。

湿气重也会引起肥胖,祛痰湿也是排出身体垃圾毒素的过程。

然而,西梅并不是对每种便秘都有用的,如果湿气重吃它,反而越吃越生湿。

西梅又叫欧洲李,《随息居饮食谱》载:“李,甘酸凉,多食生痰助湿,脾胃虚弱者尤忌之。”

“尤忌之”,古人写书多平和,很少会用这么浓烈的词,可见李子这个水果,对脾胃的“杀伤力”有多大。

西梅对哪种便秘有用呢?阴虚燥热导致的便秘。

像是春天容易上火,出现口干口苦、眼睛干涩、失眠烦躁、容易流鼻血、大便干燥等问题,可以吃点西梅来清清火、润润燥。

但湿气重的人呢?往往是阳气虚、脾气也虚。

这种情况下再吃寒凉生湿的西梅,即便短暂地起到排便作用,长此以往只会虚上加虚,无力排便,痰湿会在身体越攒越多。

所以,如果有脾虚、阳虚、痰湿重的问题,哪怕出现便秘,也千万别用西梅来排便。

『立秋后应该吃什么水果』

01

秋天的主气是燥。这个时候天气干燥,其实也有「收」的意思。

中医认为,梨入心、肺二经,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的功效。梨,生吃清六腑之热,熟吃则滋五脏之阴。

如果担心太寒凉,可以蒸个冰糖雪梨吃一吃。

02

苹果

《食疗本草》记载:“苹果主治中焦诸不足症,调和脾。”苹果是既可以健脾胃又能补气血的水果,非常难得。ㅤ

中医认为,苹果性寒凉,归脾、肺经。有健脾胃、消积食,生津止渴,开胃醒酒,除烦解暑的功效。

03

葡萄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秋天宜收不宜散,而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所以要省辛增酸,多吃酸味的食物,葡萄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葡萄:“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止渴。”

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和利小便的功效。

04

无花果

无花果被称为“生命之果”,因糖分含量高,又被称为“糖包子”,在每年的夏秋季大量上市,肉质较软且鲜美。虽然含糖量不低,但无花果的热量倒不算太高,与猕猴桃相当。

中医认为,无花果味甘性凉,归肺、胃、大肠经,能清热生津、润肺通肠、健脾开胃、解毒消肿。

05

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止渴、滋胃阴、收敛固涩的作用。

来源: 约见名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