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黄石以创新为钥,破解城市转型之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9:55:00    

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黄石向“新”而行,逐“质”攀高。

宝钢黄石的“零碳彩涂钢板”登上南极科考站,弘盛铜业10万传感器编织“黑灯工厂”,诺德锂电3微米铜箔刷新全球精度——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突破,实则是黄石向“新”而兴的同一逻辑,以创新为钥,破解城市转型之锁。

向“新”而兴,首在理念破冰。黄石从来不缺创新精神,从青铜冶炼的“熔旧铸新”,到首批沿江开放城市的闯劲,再到“武汉都市圈增长极”的定位,敢为人先的理念始终如一。当传统路径遭遇瓶颈,黄石企业毅然转向新赛道:新兴管业十年磨一剑,将钢管精度做到世界顶尖;弘丰机械以自动化改造实现日产9万件的“十倍跃升”。思想破冰带来行动突围,让“老树新芽”成为常态,理念突围,方能打破“低端锁定”困局。

向“新”而兴,根在科技创新。在黄石,科技创新直击产业痛点。宝钢黄石用绿色彩涂技术破解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难题,让钢板涂装变身“低碳名片”;晶芯半导体将晶圆再生精度提至19纳米,闯入芯片制造“核心圈”;锐科激光建成全球最大光纤激光器生产线,用“光的速度”重塑高端制造。2024年,黄石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占比63%,印证“技术立身”的硬道理:唯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成为产业链的“价值锚点”。

向“新”而兴,重在生态赋能。黄石深谙“独木难成林”法则:政策端,全省首创“未来产业十条”布局氢能等赛道,废弃矿洞变身“地下氢库”;人才端,“共享药房”“芯片机器人”等项目聚天下英才;场景端,长江首个5G码头、氢能公交网络为新技术的应用铺路。这种“技术-场景-集群”的生态闭环,让单点突破裂变为产业爆发,正如岩洞储氢撬动千亿布局,黄石正将“创新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从“铜花飞溅”到“智造繁星”,黄石用三重破局证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是悲壮的“断腕求生”,而是智慧的“向新而生”。这座三千年炉火不熄的城市,正以创新为炬,照亮中国老工业基地突围的未来之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鄂东评(湖北黄石)

责编:吕鉴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