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发布了《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江苏共有25地入围百强县,苏州下辖四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前十。其中,昆山市继续位列榜首,张家港市位列全国第三、常熟市和太仓市分别位列全国第五和第八。

昆山中心城区俯瞰图。通讯员 昆轩/摄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昆山多措并举稳增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去年,昆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8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398.42亿元,比上年增长7.6%,在高基数上交出一张高增长的亮眼答卷。
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昆山勇担使命、勇挑重担,在总量攀高的同时,结构效益持续向好。2024年,昆山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4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至57.6%。

昆山夏驾河科创走廊风光优美。通讯员 昆轩/摄
“创”出未来,“新”潮澎湃。昆山全力抓创新、促转型,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动态全覆盖,先进计算入选全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球数字创新港入选苏州市首批“人工智能+”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绿色航空产业园获评苏州市低空经济先导产业,产业科创动能更加强劲,产业转型加速推进。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昆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每一步都在“投资”未来。2024年,昆山获批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成立科技招商服务中心,新引进科技型项目1240个,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入选省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21家、瞪羚企业10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0.4%。同时,阳澄湖未来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昆山未来产业创新院启动建设,昆山杜克大学获批建设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不断蓄积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
今年以来,昆山在主动作为、协同联动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创发展优势。一季度,昆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2.3亿元,同比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苏州1、0.5和0.4个百分点。前4个月,昆山规上工业总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7项指标增速高于苏州,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
据悉,《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由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研究指出,百强县作用明显。10年来,百强县经济规模由2015年的7.4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2.6万亿元,10年来增长接近一倍,2015—2023年百强县GDP占全国GDP比重维持在9%以上。(苏报融媒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