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引发广泛关注。基孔肯雅热是什么?苏州市民居家、旅行如何做好预防?今天(7月24日),记者采访了苏州市疾控中心专家。
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制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苏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管医师崔朋伟介绍,目前,全球已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报告过该病,主要流行区分布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多为热带、亚热带地区。近年监测结果显示,基孔肯雅热具有持续扩散趋势。
崔朋伟提到,当人感染基孔肯雅热,通常会先出现发热,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这种关节疼痛比较特别,是游走性的,多出现在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患者症状通常在感染后3到7天内出现。新生儿、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对于基孔肯雅热,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预防是关键。
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制
伊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苏州市疾控中心消杀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顾灯安介绍,根据最新监测,苏州本地的蚊虫分布数量和密度处于常规状态,整体未出现明显增加或减少。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城中村以及积水较多的区域,“花蚊子”密度比较高,所以大家仍应保持重视。

家中的花盆托盘、瓶瓶罐罐,容易存在积水,都应倒干净。上图为错误做法。苏报融媒记者 陆珏/摄
顾灯安进一步提示,幼蚊孳生于水体,家中的盆盆罐罐,包括废弃饭盒、易拉罐、花盆托盘等容器积水都要及时清除;无法清除的景观池,可以养殖锦鲤等鱼类,来捕食和防治幼虫。对于成蚊,家里可以安装纱窗、纱门、蚊帐,使用电蚊拍、液体蚊香。“傍晚是蚊子的活动高峰,务必关好纱窗纱门。”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建议穿浅色长袖衣裤来防蚊,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
崔朋伟提醒,市民近期如有东南亚、美洲、非洲、广东等地区旅居史,在返回后14天内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很重要。(苏报融媒记者 陆珏/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