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实开展同心共建行动 让群众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沂南县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工作实践探索
在临沂客户端讯沂南县大力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以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如何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这一中心,深入开展同心共建行动,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强化激励,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立“1+6+N”群众动员体系,自己的村庄自己管起来
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性自治组织为纽带、各类社会组织为依托的群众动员体系,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强化党建“1”个引领。健全村民党小组作用发挥机制,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落脚到组织党员、发动群众上来,建立完善“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胡同长”组织架构,始终坚持党组织在动员群众中的主心骨作用,引领农村各类群体同心同向跟党走。建立“6”类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村委会下属委员会作用,组建平安联防队、矛调服务队、美好环境促进会、文明新风促进会、共富工坊服务队、村民积分小组6支常设群众性组织,日常抓好村内治安巡逻、矛盾调处、环境整治等工作,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在动员群众中的基础性作用。凝聚“N”支社会力量。对村民基于兴趣爱好、技能专长等自发成立的各类组织,建立常态化指导机制,有序纳入管理体系,通过资金奖补、荣誉表扬、积分奖励等形式,引导各类人群参与基层治理,持续释放各类社会组织在动员群众中的催化剂作用。比如,湖头镇东坡村建立互助守望公益课堂,由村内退休老教师、在职教师、老党员等10余人组成,加强与高校联系合作,招募暑期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关爱村内留守儿童,解决了农村学生看护教育难题,广受群众好评。

建立“三上三下”议事协商体系,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沂南县始终坚持群众作为议事协商的主体,搭建共谋共商平台,村里的事情大家提、大家定、大家干,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同心议事”听民声。依托村内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因地制宜设立“群众说事、及时办事、民主议事”的“同心议事会”。村干部利用村民休闲间隙,在拉家常中主动倾听、收集群众意见,随时随地进行小范围共商。“三上三下”畅渠道。每个月将同心议事会、群众热线等渠道征集和反映的意见问题汇总上来,村干部下去调研论证,形成需要办理的事项;由村“两委”上会研究拿出具体方案,下到村民中征求意见;将事项上报乡镇评估预审,通过后下到村里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实施,形成村庄共同行动。通过“三上三下”,让群众自己提出想要干的事,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参与度;在一件一件把群众意愿变成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极大调动了群众踊跃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引导形成“自己村庄自己建、大家村庄大家管”的共识。比如,孙祖镇黄庄村通过共谋共商,形成了建设一处休闲广场、一批公共车位等10项为民实事,群众主动让出宅基地免费出工出力参与建设。
建立县乡村一体积分激励体系,参与的群众人人有所获
沂南县将积分作为激发群众加强自我管理、参与公共事务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按照“以贡献换积分、以积分兑奖励”的思路,搭建平台、统一标准、拓展场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记评议定”得积分。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村民积分小组,建立“记工-评分-议分-定分”工作流程,全县层面统一积分标准、建立线上平台,人人可看、可查、可比参与治理的贡献、事迹和收获,今年以来,183个积分应用村评定积分107443分,参与群众8948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县乡统筹建超市。在县慈善总会设立蒲公英同心基金和物资中心,乡镇层面负责村级超市调度管理、物资需求统计和协助转运,村级采取自营、合作等方式设立实体蒲公英超市,合理满足群众积分兑换需求。今年上半年,共募集同心基金635万元,188家蒲公英超市兑换物品10.3万元。丰富场景激活力。在优惠政策、优先待遇、荣誉表扬、购物消费、卫生健康、休闲旅游等多领域开展积分激励,从积分高的群众中,先后组织30人集中疗养、300余人免费游景区、3000余人免费健康查体,以县委、县政府名义表扬同心共建先进群众20人、榜样10人、县级劳模3人。比如,岸堤镇田家北村,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集体收益部分拿出1.6余万元,为年度积分前60名的群众,分等次给予1至2份股权收益作为奖励,极大增强了村民的荣誉感,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参与成果。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萍 通讯员 王恩强
编辑:吕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