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949年诞生的高校遇上2025年招生新政,我们希望为每位考生搭建与时代同频的成长阶梯。”在吉网高考志愿填报特别节目中,长春大学招生办普通类型招生科副科长李宇鹏的这番话,道出了这所省属综合性大学的育人初心。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高校,长春大学今年以三大办学名片、四大招生创新举措,为全国考生打开通往光电材料研发、体医融合、跨国经管等前沿领域的成长之门。

三大名片铸就省属高校特色标杆
“学校始建于1949年,如今已发展为拥有20个教学院部、49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李宇鹏介绍,长春大学现有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200余名教职工中,高层次人才超过50人,在校学生规模达2万余人。”

谈及学校特色,李宇鹏特别强调三大闪亮名片:“作为国际化办学标杆,我们与多国高校建立深度合作;作为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开创者,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被誉为‘残疾人人才的摇篮’;而以‘团风’精神为代表的思政育人体系,更是培养出1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不乏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四大创新举措打造报考“强磁场”
“2025年我校49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4425人,其中吉林省计划1800余人。”李宇鹏透露,今年招生有四大亮点格外引人关注。
最受瞩目的当属新增的三大前沿专业:“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服务半导体材料研发,康复治疗学响应大健康产业需求,运动能力开发专业聚焦体医融合,都是眼下最紧俏的人才领域。”
此外,英语专业升级为5年制,设英日、英西方向,培养“英语+第二外语”复合型人才。
中俄联合培养项目则是另一重磅惊喜。
“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合作的4个专业,采用‘双校园、双学历’模式,学生可在中俄两地交替学习。”李宇鹏特别解释家长关心的地理位置问题,“这所大学与黑龙江抚远市隔江相望,距离非常近,既满足国际化培养需求,又减少家长担忧。”
该项目聚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领域,毕业生可直申俄方硕士,精准对接“一带一路”需求。
专业组细化堪称考生的“定心丸”。“普通类历史科类设18个专业组,物理科类33个,53个专业组内仅1个专业,完全避开调剂困扰。”李宇鹏承诺“填满100%不调剂,志愿满足率100%”,“考生可大胆将心仪专业组往前放,投进即录心仪专业,不影响后续志愿。”
此外,热门专业新增270个计划,包括ISEC项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及中俄联合培养项目,为考生提供更多机会。
分数线趋势与志愿填报“黄金法则”
针对家长关心的分数线问题,李宇鹏给出专业分析:“今年全国双一流高校扩招2万余人,吉林省物理类本科计划也有增加,加上‘大小年’规律,预计今年我校分数位次较去年会有所降低。”
他建议考生“多报专业组、尽量往前放,高分考生直冲心仪专业,低分考生也有‘捡漏’机会”,同时强调“往年最低分和位次是重要参考,但需结合今年计划数综合判断”。
志愿填报环节,李宇鹏分享“一关注、两注意、三规避”法则。
“一定要关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省考试院官网及目标院校招生网,尤其是征集志愿信息。”他特别提醒,“平行志愿仍有退档风险,除非非某专业不上,否则务必勾选服从调剂。在我校填报无需担心调剂,但要注意专业组内是否有身体条件、外语语种等限制。”
谈及梯度填报策略,他建议“冲稳保结合,前面冲一冲,后面有保底,同时提前划掉‘绝不接受’的专业,看清学费标准,避免录非所愿。”
“期待金秋九月在长大校园与各位相遇!”访谈最后,李宇鹏发出诚挚邀请。考生可通过长春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招生热线获取更多详情,也可走进校园实地咨询。
这所与时代同频的高校,正以开放姿态迎接每一位怀揣梦想的考生,共同书写属于2025的成长新篇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摄影 李煦
摄像 王禹 孙上修
制作 王禹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