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离谱论文背后的评价之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0:49:00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论文中被曝出现“男性患子宫肌瘤”,一篇严肃的医学论文竟出现如此荒谬的错误,引发各界关注。

目前,医院已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涉事期刊在其官网发布致歉声明。

公众的疑点颇多。比如,如此低级错误,为什么能出现又何以一路顺利“通关”?基层的护理人员为何在临床之外也需要发表论文?医院在评定职称、评先树优方面,是否存在重论文轻临床的现象?

简单把医护人员或科研人员论文造假归咎于学风浮躁、学术失范、诚信失守,并不能完全解释这荒诞。

离谱论文背后,除了学术品格等个人因素外,学术机制本身惩罚力度不足、对第三方机构查处乏力、医疗论文代写灰产蔓延、行业鱼龙混杂监管缺位都是“漏洞”。

同时,过度以论文论英雄的职称评价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论文注水造假。

从不少医务人员的实际经历看,晋升及各类职称头衔等对临床经验、科研水平、教学、培训都有要求,也成为医护人员的压力之源。

让一个身处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没有科研基础、没有充足时间、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去发表专业论文并不现实。

就论文本身,国家层面应通过技术升级尽快更新核查系统,以引导医疗单位及工作者对论文质量的重视,尽快将防控造假的端口前移,以此震慑造假的动机,从而减少学术不端的批量发生。

论文之外,更要修补制度不合理之处。对于医疗领域的科研人员,要考虑行业的特殊性和实效性。减少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科研等硬性要求。

论文是检验学术成果的经验总结,但科研成果不能完全等同于论文。

在医院排行榜中,科研水平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指挥棒更加合理,才有可能扭转乱局,让医生与论文建立需要与被需要的良性关系。

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求真务实,而非简单粗暴地应对考核。此番曝光的案例中能够看到,仍有部分从业者为了考核指标,不惜抄袭、造假,甚至可能求助于“论文中介”代劳操作。“妇科论文出现男患者”的荒诞案例,可视为这一畸形生态的缩影。

深挖造成离谱论文的原因,呼唤医生评价体系回归初衷、以主业论道,仍需改革目前国内对医师的职称评定方法、评价体系维度设置,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可怕的黑色幽默。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相关推荐